深圳新增人口只有4萬!高房價撐不住了.....
深圳過去四十年的飛速發展,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人口虹吸。 長期維持人口數量高增長,是深圳得以建設發展的基礎。 但是,一直都是人口流入主要目的地的深圳,如今卻出現了“大麻煩”。 提醒一下,我們最近整理了許多深圳低價的新房和二手房房源資料,如果你此刻想在深圳買筍盤,可以直接掃下方二維碼咨詢。 這兩天,深圳市公布了去年2021年最新的統計公報。 其中有一部分人口數據很讓人意外。 在統計公報中顯示: 深圳全市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有1768.16萬人,其中常住戶籍人口為556.39萬人,占常住人口比重31.5%。 這項數據中最值得關注的數字是1768.16萬的常住人口數據, 根據去年廣東省的統計年鑒,到2020年12月31號,深圳的常住人口為1763.38萬人。 也就是說,2021年全年,深圳的常住人口只增加了: 1768.16萬-1763.38萬=4.78萬人 全年只增加4.78萬人,是近年深圳常住人口新增的新低! 我簡單列一下過去幾年的數據,大家可以對比一下: 2020年,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長了412萬; 2019年,深圳常住人口增長41.2萬; 2018年,深圳常住人口增長49.83萬; 2017年,深圳常住人口增長62萬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,過去幾年,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長幅度基本都在40萬以上,2020年常住人口的漲幅稍微有些波動,大幅度增加了412萬,是因為七普的統計數據更加精確。 但無論如何,4萬人口的增長都是相當低的數字了。 再看一下橫向的對比. 深圳今年常住人口的增長數量,放在整個大灣區幾個城市中排在第4位,次于佛山、廣州和東莞。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由于疫情和經濟的影響,去年所有大灣區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長量都不大,從上面我們整理的表格中就能看到,沒有一座城市的增量超過10萬。 但是,即便是大家都擺爛,也還是能分出高下。 很明顯,在大灣區的幾個核心城市中,包括廣州、佛山、東莞和深圳,其中表現最差的就是深圳。 對比來看,過往深圳一直都是大灣區城市中人口吸引力最大的城市之一,如今在同等的環境下排名進入不到前三,歷史上是第一次,落差很大,遠超出大家的預期。 雖然這還只是一年的數據,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事實:深圳的人口吸引力確實在下降。 深圳常住新增人口創下新低,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,這絕對是壞事。 因為人口不斷增加,往往意味著“經濟增長有動力、城市發展有潛力、房價有支撐?!? 但我對于這個現象的觀點恰恰相反,我反倒認為這是一個好事。 原因很簡單: 作為一個資源有限、幅員狹小的城市,深圳不可能一直大幅度增加常住人口。 根據最新的人口數據,深圳的人口密度達到8791.15人/㎡,在大灣區9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位,也遠超國內其他3個一線城市。 更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最新的人口密度數據為6753.84人/㎡,比深圳都要低。 香港是出了名的人多地少,而深圳比香港的人口密度還要大,人口過密問題只會更嚴重 在這樣的條件下,深圳是不可能持續大幅度增加常住人口的,因為那會導致人口過載、城市負擔過重。 此外,人口密度如果進一步增加,對城市的服務配套、基礎設施的要求也會更高。 在2020年之前,深圳的基礎設施配套其實并不完善,最典型的問題就是困擾深圳多年的住房問題、教育問題。 最近這兩年,深圳才開始大幅度地建設學校、建設保障性住房、建醫院等等,配套設施才慢慢有好轉,但這也只是能滿足現有的人口存量要求,如果常住人口還是每年增長幾十萬、上百萬,基本配套問題還是沒有辦法保障。 另一方面,過去這兩年的疫情,也足以看出超大型城市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上是很吃力的,人口密度過大,始終是一個安全隱患。 我認為當下深圳當下的人口狀況,其實是合理的狀態。 因為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長少,不代表人口沒有流動,相反,現在深圳的人口狀態是一個動態平衡——也就是人口流入和流出數量相當。 而且最關鍵的是,流入的人口和流出的人口質量是完全不同的。 在深圳今年的統計公報中,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; 2021年,深圳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16.63萬人,比上年增長9.4%;具有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61.70萬人,增長7.1% 這些增加的技術人員,一部分人是通過技能提升變成了專業技術人員,更多的是通過人才引入或者是自然流動來到深圳的。 這說明什么? 這說明深圳流入人口的質量是提升的! 隨著深圳進一步推進產業轉型,有一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—— 過往那些低端產業的從業者會因為產業轉移而不斷離開深圳,而高端產業的人口會因為產業升級逐漸流入深圳。 因此,在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長量逐漸減少的過程中,其實是一個人口質量不斷提升的過程。 這樣的過程,相比于過去人口大量涌入的狀態,更加適合現在的深圳,也有利于推動深圳的城市轉型和高質量發展。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,深圳顯然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但相比于之前人口大幅涌入帶來的全面發展,深圳未來的發展機會只會存在于少部分區域,因此買房選對板塊就很重要,想了解當下如何在深圳選擇板塊,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微信咨詢。 除了常住人口數據之外。 這一次深圳的統計公報,也有幾組和人口相關的數據我認為非常亮眼。 2021年,深圳小學招生人數達到了20.45萬人,同比大增了7.2%; 幼兒園兒童數59.76萬人,同比大漲了6.8%; 初中生在校人數39.36萬,同比大增漲了7.2%;招生數同比增長4.8% 普通高中招生數同比去年增長15.9%,在校生人數增長了12.8% 不難看出,上面涉及到教育層面的這一系列數據,深圳全都在上漲。 這其實反映了兩個現象: 第一,深圳未來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會逐步提高; 第二,有這么多年紀小的受教育人群,說明人口的年齡段低,深圳未來依然能維持年輕化城市的定位。 為什么我對深圳的人口狀況會比較樂觀,無非就是這兩點:人口受教育程度高+年輕。 隨著我們國家人口增量的減少,未來城市間的人口競爭不再是1.0版本的單純看人口增量,而是進入到2.0版本,也就是比拼人口的質量。 對于深圳而言,純粹的人口增長已經意義不大了,接下來想要在“城市競爭”中立于不敗之地,就要不斷提高城市的人口質量和維持人口的活力。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,我認為深圳的人口結構依然有很大的優勢。 當大多數城市還在想著搶人的時候,深圳已經提前開始轉型! 顯然,深圳已經走在了人口競爭的前列。 ![]() |